海南省水务厅开展专项调研 推动水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导语
近日,海南省水务厅党组书记钟鸣明率调研组赴乐东县、三亚市,围绕佛罗溪水体治理、节水教育基地建设、幸福河湖打造及水库标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行动聚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通过强化综合治理与制度创新,探索水环境治理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协同路径。
聚焦佛罗溪治理:协同攻坚水质提升
在乐东县佛罗溪调研中,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流域多污染源协同治理及退水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针对水质超标问题,调研组提出系统性整改方案:
1、源头管控: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部门协作,减少入河污染物;
2、工程治理:加快推进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综合运用生态修复技术,推动水质持续改善;
3、资源化利用:试点退水循环利用模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水教育基地建设:打造低碳示范平台
调研组在三亚市调研节水教育基地时强调,需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与示范价值:
1、文化融合:系统展示水务发展历程与水文化内涵;
2、科普创新:通过互动体验形式普及节水知识;
3、技术推广:集成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低碳技术,助力节水型城市建设。
幸福河湖建设:生态惠民双效并重
三亚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原则,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
1、生态修复:采用本土植物修复河岸生态系统,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2、便民服务:建设亲水步道、生态景观节点,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3、智慧监管:完善水质监测体系,提升污染响应能力。
同时,水源池水库标准化建设以安全管理为核心,通过优化防汛预警机制、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水库综合管理水平。
制度创新强化治理效能
调研组明确,水环境治理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责任落实:压实河湖长制职责,构建跨区域联防联控体系;
2、标准建设:制定水库管理规范,推动全省水库标准化建设;
3、数字赋能:推进水务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结语
此次调研体现了海南省以水环境治理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通过源头治理、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的多维联动,海南正积极探索“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来源:海南省水务厅
|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